您好,欢迎来到世野国际商标服务平台!
您所在位置:首页>版权资讯>软件著作权转让误区有哪些?

软件著作权转让误区有哪些?

来源:www.fowip.com   作者:世野国际   2019-10-28 00:00:00 1061
  软件著作权转让误区,软件著作权人作为转让方与受让方通过签订转让合同的方式,将软件著作权的全部或者其中的一部分权利转移给受让方所有,而由受让方支付相应转让费的一种法律行为。

  软件著作权转让误区,软件著作权人作为转让方与受让方通过签订转让合同的方式,将软件著作权的全部或者其中的一部分权利转移给受让方所有,而由受让方支付相应转让费的一种法律行为。

  软件著作权转让误区一:软件转让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,否则无效

  现行《条例》第二十条规定,当事人转让著作权应当订立书面合同。故有观点认为,软件转让如果不签订书面合同,则一律无效。

  软件著作权转让误区二:软件转让必须实行登记,否则无效

  旧《条例》第二十七条明文规定,凡已经办理登记的软件,在软件权利发生转让活动时,受让方应当在转让合同正式签订后3个月内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备案,否则不能对抗第三者的侵权活动。该条颁布实施时曾经在实践中引起争议:一种观点认为,软件转让合同如果在3个月内不予备案,则转让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,即使是已经实际履行的也不影响合同的无效;另一种观点则认为,软件转让合同虽然没有备案,但是在软件转让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转让已经发生法律效力,不过不能对抗第三人。强调的是:不反对在软件著作权转让时,强调签订书面合同的必要性。

  软件著作权转让误区三:软件署名权与其他著作权中署名权一样不能转让

  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属于著作人身权的一种,其他著作权环境下的著作人身权不能转让已经成为共识。

  软件著作权转让误区四:善意受让盗版软件不承担责任

  在目前的软件市场,存在善意第三人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,购买了盗版软件的情况。如果是明知软件为侵权复制品仍然购买的,或者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为侵权复制品,仍然使用或销售该侵权复制品的,应当承担包括赔偿损失在内的完全侵权责任,对此理解没有分歧。


上一篇: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是怎样的 下一篇: 文学版权侵权如何认定
猜你喜欢:
wechat图片
短信快捷登陆
密码登陆
登陆
免费注册







找回密码




密码重置



发布求购信息

信息保护中,请放心填写

 您如果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不满意,或者有好的建议,请您填写以下表格,我们的客服专员将会与您联系,为您提供反馈信息并协商解决方案

captcha
还没想好?
专业顾问为您在线解惑
立即咨询

残忍拒绝